創業往往始于一念之間的靈感,而成功則需要將一念之間的靈感付諸實踐,并堅持做下去。湖北科技學院大四女生馬莎莎正是憑借一次實驗中的突發奇想,將桂花精油與手工皂結合起來,做成了桂花手工皂以及桂花系列的護膚品,踏上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個月,她的產品成為咸寧一次大型活動的紀念品,單筆銷售近30萬。

兩百次實驗
將“點子”變成“金子”
扎著馬尾辮的馬莎莎素面朝天,還在上大四的她已是一個6人公司的女boss,研制生產出6個品種的桂花手工皂和桂花護膚品,還獲得了專利。“我們學校有桂花研究院,老師歷時兩年從桂花里提取出精油,有關專家對桂花精油的評價很高,認為其市場估值很大。”談及創業初衷時,馬莎莎說,一次做實驗時,她聽老師提及此事,一向喜愛桂花香味的她突發奇想:能不能將桂花精油做成產品推向市場?
隨后,馬莎莎越想越覺得可行,“咸寧是旅游城市,冬天來泡溫泉的人很多,但市場上缺少真正有特色的特產。咸寧又是有名的桂花之鄉,原料充足,要是開發出一款供游客泡溫泉用的桂花香皂,應該大有市場。”
馬莎莎決定立刻將“點子”付諸實踐,她開始潛心研制桂花手工皂。盡管學的就是生物科學專業,但想將桂花精油融入手工皂中,馬莎莎坦言,實驗過程并不順利,“從去年4月起,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前后做了近兩百次實驗和配方調整”。
去年7月,馬莎莎成功研制出第一款手工皂,此后的一個多月里,她和幾個小伙伴共生產出500多份手工皂和洗浴系列用品。今年4月,她們還將產品種類拓展到潔面、爽膚水、面膜等護膚系列。
擺了半年地攤
“桂花”市場飄香
產品成功下線后,一個迫在眉睫的難題擺在馬莎莎面前:如何推銷這些新鮮玩意兒?“當時對銷售一竅不通,但產品不賣出去連成本都要打水漂。”馬莎莎說,她硬著頭皮在學校擺起地攤,結果不等她吆喝,桂花天然的香味就吸引了不少同學“聞香而至”。第一天,她賣出了22塊手工皂,“每塊15元,剛好保本。”
學校也支持馬莎莎的創業嘗試,騰出了兩個實驗室讓她當生產基地,“老師們都很支持我們,甚至將工資卡放到我們這兒,這樣我們才有充足的資金保證生產。”馬莎莎說。
在長達半年時間里,每天晚上7時到10時,馬莎莎和團隊風雨無阻地在學校“練攤”。
有了一定的銷售經驗后,馬莎莎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市場。今年7月,她為自己的桂花系列產品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8月獲得了通過。10月,她注冊成立了公司,正式邁向了市場化運營。
11月,馬莎莎拿到了第一筆價值30萬的大訂單——咸寧當地組織活動,訂購了2000套桂花系列產品當紀念品。
對馬莎莎而言,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她目前將市場主攻方向轉向化妝品柜臺和景點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