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
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質鱗皮,剝去鱗葉,內有6~10個蒜瓣,輪生于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須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剝去薄膜,即見白色、肥厚多汁的鱗片。有濃烈的蒜辣氣,味辛辣。有刺激性氣味,可食用或供調味,亦可入藥。地下鱗莖分瓣,按皮色不同分為紫皮種和白皮種。大蒜是秦漢時從西域傳入中國,經人工栽培繁育,具有抗癌功效,深受大眾喜食。
包括葉身和葉鞘。葉鞘管狀,葉生未展出前呈折疊狀,展出后扁平而狹長,為平行葉脈。葉互生,為1/2葉序,排列對稱。葉鞘相互套合形成假莖,具有支撐和營養運輸的功能。
佛焰苞有長喙,長7~10厘米 傘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長8~10厘米,膜質,淺綠色 花小形,花間多雜以淡紅色珠芽,長4毫米,或完全無珠芽;花柄細,長于花;花被6,粉紅色,橢圓狀披針形;雄蕊6,白色,花藥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開裂。種子黑色。花期夏季。
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及較高溫度條件下開始花芽和鱗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涼的環境下,只適合莖葉生長。
水分:喜濕怕旱
土壤和營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富含有機質、疏松透氣、保水排水性能強的肥沃壤土較適宜。
它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國安家落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大蒜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在烹調魚、肉、禽類和蔬菜時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別是在涼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殺菌。習慣上,人們平時所說的“大蒜”,是指蒜頭而言的。
大蒜的品種照鱗莖外皮的色澤可分為紫皮蒜與白皮蒜兩種。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濃,產量高,多分布在華北、西北與東北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種,成熟期晚;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兩種,辛辣味較淡,比紫皮蒜耐寒,多秋季播種,成熟期略早。
基地區域及周邊無“三廢”排放企業。農田大氣環境良好,灌溉水質、土壤環境質量均要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適宜大蒜生長的土壤要耕層深厚、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在1.0%以上,以壤土為最佳。
前期栽種
整地: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要細耕、耙平、耙實,沒有明顯坷垃,達到“齊、松、碎、凈”。根據水源確定畦的長短,可打長80~100m,寬4.2~4.4m的畦;也可打長40~50m、寬4.2~4.4m的畦。
選種:人工扒皮掰瓣,去掉大蒜的托盤和莖盤,按大、中、小和蒜心進行分級,小蒜瓣根據具體情況處理選種要求是純白無紅筋、無傷痕、無糖化、無光皮。原則要求每粒重量5g左右。種子大小是獲得高產的關鍵。
適時播種:大蒜播種要適時。栽種時間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氣溫17℃左右。播種前要曬蒜瓣1~2d。
合理密植:一般行距20cm,株距16~17cm,每667平方米2萬株左右。方法是用耙或開溝器開溝,溝深5cm左右,栽后蒜上方蓋土1cm左右,栽種時要記得澆水。
田間管理
收獲大蒜
灌溉:大蒜需水量比較大,整個生長期一般需要澆4次水。
覆膜水:大蒜播種后需及時澆水,澆足澆透,一株不漏,每667平方米澆水100立方米。此次水既滿足大蒜種植的需要,又為覆蓋地膜提供方便。
壯苗水:一般在4月上旬左右或地溫在15℃以上時澆水。
出苔水:蒜苔剛一出尖就澆此水。
膨大水:拔完蒜苔就澆此水。
地膜覆蓋:地膜覆蓋是大蒜增產的關鍵,能提高地溫,有機質分解快,水分蒸發量減少,大蒜對環境的需求得到滿足。在澆完覆膜水后,地還稍微下陷,用覆膜機或人工方法覆膜。無論哪種方法都要將地膜拉緊,兩邊壓牢,以防秋冬刮大風時將地膜揭起。
放苗:蒜芽剛破土,及時把地膜捅破,使苗露出膜外,一般利用早晨或傍晚,氣溫低、地膜彈性小時用新掃帚輕拍地膜或用竹耙須進行輕耬。
人工滅草:大蒜生長期內,氣溫比較低,雜草危害主要在春節后,因有地膜覆蓋,靠人工滅草。方法是用粗鐵條或8mm鋼筋折“7”字型小溝,將地膜破小口鏟除小草苗。
拔蒜苔:當蒜苔上部的彎由下開始向上卷彎時是拔蒜苔的最佳時期。方法是每天中午11時至下午3時用手輕提。
施肥
綠色食品大蒜施肥的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配方施少量的化肥;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
底肥:9月下旬,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農家肥(充分腐熟的廄肥、堆肥、餅肥)5000kg、尿素20kg、硫酸鉀10kg。要求撒施均勻,然后深翻耕地。
追肥:第二年的4月上旬,結合澆壯苗水,每667平方米沖施速效肥尿素10kg。4月中旬每667平方米用0.5kg磷酸二氫鉀溶于50kg水中噴施。
采收儲藏
收獲:大蒜收獲季節一般在5月中下旬,小滿前后。當大蒜葉片發黃,蒜瓣突出時就可以收獲。收獲時要用專用工具-蒜別子,不創破不撞傷。收獲后大蒜要及時晾曬使其干透,又要防止暴曬,防止糖化。通常的方法是:蒜葉掩蒜頭在田地里晾曬10h,然后再把蒜須削掉(削時一定要削平、削凈,切不可傷蒜體),放通風處繼續晾曬,待蒜稈干到八九成時,剪蒜稈2cm下蒜頭,裝袋,放通風處繼續晾曬,但不能直接暴曬。大蒜收獲后,及時清除殘留的地膜。
分級:干透的大蒜頭要按蒜頭大小和質量分級。綠色食品大蒜按規格分為特級蒜頭(橫經≥70mm,梗柄長≤15mm)、一級蒜頭(橫經≥60mm,梗柄長≤15mm)、二級蒜頭(橫經≥50mm,梗柄長≤15mm)、三級蒜頭(橫經<50mm,梗柄長≤15mm=;按外觀形態、品質分為一等、二等、三等。
包裝:綠色食品大蒜應按規格等級分別包裝,單位重量一致,大小規格一致,包裝箱或包裝袋要整潔、干燥、透氣、無污染、無異味,綠色食品標志設計要規范,包裝上應標明品名、品種、凈含量、產地、經銷單位、包裝日期等。
貯運:綠色食品大蒜存放區要有明顯的標識,放入專用的恒溫庫貯存,禁止非綠色食品產品和綠色食品產品混存,綠色食品運輸使用專用運輸工具,裝車前按規程進行清洗,保證運輸過程中不污染大蒜產品。
發現:德國大蒜研究所發明了一種叫做“時間晶體”的全蒜提取物生物制品,這標志著人類對大蒜的利用又取得了新發展。專家們還指出,吃大蒜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為大蒜吃多了會影響維生素B的吸收,大量食用大蒜還對眼睛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眼瞼炎、眼結膜炎。
另外,大蒜不宜空腹食用。因為大蒜有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胃潰瘍患者和患有頭痛、咳嗽、牙疼等疾病時,不宜食用大蒜。每天1次或隔天1次即可,每次吃2—3瓣。
葉枯病是大蒜生長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病害,危害嚴重時大蒜不易抽苔,進而影響大蒜的產量,一般防治方法是:4月中旬發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g,兌水稀釋后噴霧1次即可。
蒜蛆
蒜蛆一般年份發生不普遍,對蒜蛆偏重發生的地塊,可結合整地,在大蒜種植開溝時,每667平方米施草木灰40kg,施于溝內,能有效控制蒜蛆發生。但當蒜蛆危害比較嚴重時,可用藥物防治,防治方法是4月下旬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乳油100mL,兌水稀釋后,向大蒜根部灌藥。
疫病
發病癥狀:葉片自葉尖向下呈水漬狀灰綠色,好像被水燙過,斑面隱現云紋,發病與健康部分分界不明顯病斑一般不甚明顯,例如出現稀疏白霉,干燥時易消失。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病殘體內越冬。一般借助雨水濺射和灌溉水傳播,從氣孔侵入,在連綿陰雨的天氣或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植地,均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
⑴ 因地制宜的選用抗病品種。
⑵ 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
⑶ 及早噴藥預防,用乙膦鋁錳鋅70%1000倍液或霜疫克露。
大蒜葉枯病
發病特征:葉枯病主要為害蒜葉,發病開始于葉尖或葉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圓點,后擴大呈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長出黑色霉狀物,嚴重時病葉全部枯死,在上散生許多黑色小粒。為害嚴重時全株不抽苔。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或子囊殼隨病殘體遺落土中或蒜頭上越冬,第二年在適宜條件下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病部長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⑴播前藥劑加新高脂膜拌種、浸種。蒜頭剝開手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用量為蒜頭種子重量的0.3%進行拌種。
⑵不連作,改種其它蔬菜,對病殘株要及時清理,燒毀或深埋,減少菌源。
⑶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時開溝排水,降低溫度增強植株抗病力。
⑷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用70%乙膦鋁錳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紫斑病
發病特征:田間發病多始于葉尖或花梗中部,幾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點,中央微紫色,擴大后呈黃褐色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濕度大時,病部產出黑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多具同心輪紋,易從病部折斷。貯藏期染病的鱗莖頸部變為深黃色或紅褐色軟腐狀。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均有較好的效果。
大蒜軟腐病
發病特征: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低溫高濕有利于發病。大蒜染病后,先從葉緣或中脈發病,沿葉緣或中脈形成黃白色條斑,可貫穿整個葉片,濕度大時,病部呈黃褐色軟腐狀。一般腳葉先發病,后逐漸向上部葉片擴展致全株枯黃或死亡。治蟲防病:因為害蟲在大蒜上造成傷口,利于軟腐病菌侵入,有的害蟲體內外攜帶病菌,直接傳播病害。所以防治害蟲對軟腐病的防治很重要。早期應注意防治金針蟲、螻蛄等地下害蟲,從幼苗期開始就應防治黃.曲條跳甲、地蛆等害蟲。
藥劑防治: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用72%農用鏈霉素 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農WP750倍液、50%代森銨1 000倍液、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隔5~7d噴藥1次,視病情連續防治2—3次。應以輕病株及其周圍的植株為重點,注意噴在接近地表的植株莖基部。
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鱗莖。以獨頭紫皮者為佳。
別名葫,葫蒜,葷菜,獨蒜,獨頭蒜。
性味:溫,辛、甘。
功用:溫中健胃,消食理氣。
成分:可食部分82%。

中國的大蒜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70%以上,中國的大蒜種植面積達70萬公頃左右,占全球大蒜種植面積的60%以上,主要生產基地集中在山東、河南、江西、廣西、安徽等。我國大蒜行業發展良好,市場有著良好的廣闊空間。
水溶性大蒜素生產廠家供應商
- 產品規格:
- 25公斤
- 產品數量:
- 2565
- 經營模式:
- 生產型
- 執照認證:
- 已認證
- 最近更新:
- 2025/9/3 10:01:28
- 經營品牌:
水溶性大蒜素生產廠家供應商 【湖北博藍化工有限公司】 主要成份:二丙烯基三硫醚、有效成份大蒜油含量:25%。 外觀性狀:乳白色液體¥1元/25公斤/紙板桶所在地:湖北武漢
湖北博藍化工有限公司
大蒜粉,優質食品級增味劑
- 產品規格:
- 食品級
- 產品數量:
- 50000
- 經營模式:
- 生產型, 貿易型
- 執照認證:
- 未認證
- 最近更新:
- 2020/12/1 14:18:23
- 經營品牌:
- 美鈺,鑫源,信譽,維多
大蒜粉 ---簡介詳細信息。大蒜粉 型號:食品級,包裝標準:25kg/袋裝,保質期:24個月。 規格:25kg,¥28元/千克元/1*25所在地:河南鄭州
河南省美鈺化工有限公司
大蒜貯藏冷庫安裝合肥冷藏冷庫
- 產品規格:
- 110
- 產品數量:
- 100
- 經營模式:
- 生產型, 貿易型
- 執照認證:
- 未認證
- 最近更新:
- 2020/10/23 11:25:32
- 經營品牌:
- 孜潤牌
大蒜貯藏冷庫安裝合肥冷藏冷庫 冷藏冷庫的儲存溫度一般在+8℃--+15℃ 冷藏冷庫是儲藏果品、蔬菜、花卉和其它易腐易爛商品的¥訂制冷庫元/說明書所在地:安徽合肥
合肥市孜潤制冷有限責任公司






湘公網安備 4305230200010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