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設備門戶 發表于: 2011/8/18 11:21:38
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在全球市場居于主導地位,而處于產業鏈末端的光伏發電規模較小,占世界總裝機的比重明顯偏低,呈現出“大裝備、小裝機”的格局。
2007年以來,為了促進國內光伏發電產業技術進步和發展,國家先后出臺了多項促進光伏發電發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特許權招標、光電建筑補貼政策和“金太陽示范工程”。由于處于發展初期,配套技術標準和管理機制不完善,導致目前在光伏發電方面多種關系尚未理順,部分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特許權招標項目執行招標電價,價格競爭導致中標電價大幅低于實際成本。“金太陽工程”重在對初始投資進行補貼,對于用戶側并網光伏發電項目,電網企業收購除自用外的多余電量,執行當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桿電價。有觀點認為,該上網電價水平過低,不能為項目業主帶來合理利潤。但從項目實際開展情況看,不少用戶側并網光伏發電項目業主是第三方投資者,并非建筑物業主,且所發電量不是主要用于自用,而是作為獨立發電站運行。國家和地方政府沒有出臺相關電價執行辦法,地方電網企業缺乏操作依據。
二是光伏發電并網易產生諧波、三相電流不平衡,輸出功率不確定性易造成電網電壓波動、閃變。因此,需要滿足一定的并網技術標準。2005年發布的《光伏系統并網技術要求》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為指導性國家標準,且已超使用期限。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發布了《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試行),但該標準對光伏電站分類較為粗放,缺少有針對性的細化條款。千瓦級小型屋頂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可能是未來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的重要發展方向,但該標準并沒有對接入220伏居民電壓的技術要求作出相應規定。
三是由于國外光伏發電設備價格遠高于國內價格,光伏發電設備供貨商在國內市場以次充好的問題較為突出,同時特許權招標項目業主和“金太陽工程”業主為了壓縮成本,也傾向于采購低價設備,由此導致工程質量難以保障。盡管我國光伏產品檢測和入網檢測機構已經具備檢測能力,但國家尚未出臺強制性的檢測認證管理辦法。目前,絕大部分光伏發電項目無法達到電網企業現行的并網技術標準,導致光伏發電設備并網運行時會對電網的安全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來源:電器設備門戶
157 貼電器設備門戶
主營:電子商務平臺,供應,求購
貼數:189 東莞市正馳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主營:手機殼貼鉆,充電器貼鉆,TPR產品
貼數:7 重慶重慶今成教育有限公司
主營:職稱評審,人力資源,申報條件
貼數:1 豐澤區多彩日用禮品商行
主營:紙杯,氣球,購物袋
貼數:157 電器設備門戶
主營:電子商務平臺,供應,求購
貼數:597 金暉膠品廠
主營:膠袋,pvc膠袋,pp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