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寧聯合北京中怡康及上游供應商等正式發布了《2016年中國空調行業白皮書》。據白皮書顯示,截至2015年底整個空調行業庫存總量已突破4000萬臺,相當于國內空調一年的銷售總和。這意味著雖然各大空調廠商在產能及去庫存等方面都做出了調整,但是并未起到實質性的作用,高庫存已經成為了整個空調行業不容忽視的新常態。
此外,持續下行的經濟壓力以及低迷的房地產市場等因素使得整個空調市場需求并不旺盛。據中怡康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空調市場整體零售額為1374億元,同比下降4.8%;整體零售銷量為4170萬臺,同比下滑1.1%。可以說,整體銷售量的下滑也是導致庫存高居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持續的政策性壓貨也使空調高庫存問題逐漸演變為惡性循環。
毋庸置疑,高庫存必然將影響整個空調行業的良性發展,在這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僵尸空調”的大量涌入市場。所謂“僵尸空調”是指在倉庫儲存時間長、功能遠落后于市場新品的過時空調,這些空調這些空調一般擁有2-3年庫齡,有些甚至高達5年。
而在倉儲物資的替換中,這部分空調往往優先被以低價促銷的形式流向市場,消費者通常會被其低價所吸引,加之不能分辨其優劣,也就導致消費者不但為脫離時代的過時技術買了單,更時刻面臨著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威脅。
一般來說,空調的壽命年限最長可達8年,一旦超過額定的使用年限,空調就屬于高危運作的狀態。而“僵尸空調”在被庫存積壓多年之后再出售,就相當于被隱形消費多年才進入到消費者家中,空調真正可工作的年限就大大被縮短了。消費者如果把“僵尸空調”買回家,無形之中就為空調存放在倉庫中的時間買了單,這對消費者的權益也是一大損害。
而一旦購買了“僵尸空調”,消費者在為未使用過的時間付費的同時,所購買到的空調產品質量也將大打折扣,不但配件老化將會導致制冷(熱)效果降低,由此產生的售后維修問題也將使消費者不勝其煩。
此外,由于被積壓期間,空調壓縮機從未工作過,聚集在系統內的制冷劑就會有泄漏、凝固、變質等或腐蝕系統配件的可能。這樣的空調再投入使用,如果不進行安全檢測勢必會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比如長期擱存后,如果制冷劑將銅管或聯接頭腐蝕壞的話,就有可能出現制冷劑泄露,而新型制冷劑具有易燃易爆特性,這將嚴重危害著消費者的人身安全。
面對著行業高庫存的新常態以及帶來的諸多弊端,各大空調廠商也在不斷尋求出路。從根本上來說,高庫存產生的原因是有效產能的不足,而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有效供給將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可以預見的是,柔性生產下的智能化的產品將成為未來空調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也將成為空調行業實現去庫存的關鍵所在。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