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VR廠商最終要死光?
作為顯示的未來,VR最近在國內備受資本的追捧,其瘋狂程度從“妖股神話”中就可以看出,VR廠商的股價暴漲暴跌,手持股票的小股東們心情就像坐了過山車一般,那真是一個刺激,國內VR被如此看好的今天,到底是什么驅動著VR的發展?是資本還是技術?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小米、阿里等行業巨頭紛紛成立自己的VR實驗室,從硬件、電商等領域先后切入這個熱門領域。資本市場的表現更加瘋狂,基本只要有國內廠商跳出來說要做VR,或者做的事稍微跟VR概念沾邊,就難逃被資本爆炒一番的命運。
國內VR的瘋狂程度甚至可以到制造個塑料盒子,把手機插進去,說是VR眼鏡,股市表現都會連續漲停,國內VR已經從玩技術退化到了玩概念,VR逐漸變成了資本家的游戲。在過去的一年多里的中國市場,約有40多家的A股上市公司涉足VR產業,并有多家影視傳媒通過財務投資進入VR產業。
VR創業公司普遍對未來的預期太樂觀
韓寒曾說過:“這是一個浮躁的年代,很多公司好像都是萬能的,主營業務都變成了不重要的事情,什么流行就往什么靠。”這大概就是資本過熱、泡沫嚴重的國內VR市場的真實寫照吧。不談產品談資本的國內VR廠商能夠有錢任性到什么時候呢?
大公司在看待VR產業時相對較為冷靜客觀,華為CEO余承東說過:“AR和VR均是當期市場的熱點,屬于智能終端范疇,華為不可能不做。不過當前尚不成熟,僅處于試水的階段。”這句話所傳達出的意思自己體會吧。
國內VR廠商距離虛擬現實大概隔著一個Oculus加兩個索尼那么遠吧,中國VR產業發展起步晚、底蘊差,更要命的是中小型VR創業公司普遍對未來的預期太樂觀,大概到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2014年,中國大概有200多家做VR頭盔的公司,這一數字到2015年縮減到60多家,估計到今年能活下來的屈指可數吧。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