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天門市早稻生產面積擴大、科技提升、長勢穩健,豐收在望。全市早稻面積23.38萬畝,較上年擴大4.07萬畝、增長21.08%,機插率90%,提高10個百分點。目前早稻已進入成熟期,畝平有效穗24.52萬,總體長勢好于往年,如后期不遇大的自然災害,可望實現早稻面積、單產、總產“三增”。該市在早稻生產上狠抓了“四個強化”。
一、強化行政推動。
天門市委市政府把早稻生產作為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主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板,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支持、獎懲激勵等措施大力推動早稻生產。年初,市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早稻生產目標責任狀,將落實早稻面積、集中育秧、機械插秧等一并納入鄉鎮領導年度工作考核內容,并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市財政拿出300萬專項資金,對完成上年集中育秧任務的鄉鎮進行獎補兌現。
二、強化科技興糧。
該市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把示范推廣新技術作為發展早稻生產的切入點。一是篩選早稻新品種。該市近年來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篩選出一批生育期早、抗性好、產量高的優質早稻品種,實現了“早稻-晚稻”連作茬口無縫銜接,確保了后茬晚稻安全生產。二是推廣早稻高產穩產新模式。大力集成推廣“統一優良品種、統一育秧機插、統一配方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田間管水、統一機械作業”的高產高效技術模式。三是舉辦高產示范樣板。在九真、石河等早稻主產鄉鎮建設早稻高產創建、高產模式攻關示范樣板7個,輻射帶動大面積平衡增產。
三、強化集中育秧。
該市整合水稻集中育秧、農業科技入戶、病蟲害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高產農田建設、以錢養事等項目資金,積極鼓勵、引導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開展集中育秧供秧機插服務,發展早稻生產。支持新建集中育秧基地378個,其中大型基地1個,中型基地7個,小、微型基地370個,集中育秧面積116.4萬平方米,栽插大田16.6萬畝。全市今年種植早稻的鄉鎮增加到8個,比上年新增3個,基本覆蓋所有水稻優勢產區。該市還積極探索硬盤育秧、軟盤育秧、缽體育秧等集中育秧新技術,試驗不同類型的育秧基質,打通阻礙雙季稻全程機械化生產的瓶頸,并取得了較好效果。
四、強化宣傳引導。
一是大力宣傳國家繼續實行糧食生產“四補貼”和提高早秈稻等最低收購價格水平的好政策;二是大力宣傳水稻集中育秧省秧田、省勞力、省投入、增單產、增效益、促機插的“三省兩增一促”的效果。通過強化宣傳引導,調動了農民發展早稻生產的積極性。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