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多數人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菜。細心的人可能發現了,最近普通豬肉價格很親民,春節期間普通白條豬肉12元一斤,現在只需8元。不過,不是所有的豬肉都便宜了,比如品牌年豬肉,身價不降反漲,春節期間30元一斤,現在32-35元一斤了。
不到倆月肉價降了10%
5月21日,記者在樂陵路鮑島農貿市場看到,白條豬肉只要8元一斤,最貴的精肋排也只有18元一斤,真是便宜了,要知道,春節期間,精肋排的價格賣到23-25元一斤。記者又查了青島市物價局網站,價格監測顯示,豬精肉和豬五花肉平均價格分別為21.84元/千克和25.37元/千克,4月初,豬精肉的價格是23.57元/千克,而豬五花肉的價格則是26.43元/千克。跟3月30日價格相比,豬精肉和豬五花肉的價格分別下降了約10%和5%。
記者又到超市看了看,發現各大超市豬肉促銷價格更便宜。在延安三路一家大型超市,記者看到,五花肉的活動價每斤僅售6.99元。“五花肉春節期間都是賣12元,現在便宜了很多!”一位店員這樣說。
在樂陵路鮑島市場,賣了幾十年豬肉的宋世維告訴記者,春節以來豬肉價格一路走低,精肋排、普通白條肉每斤都降了五六元,消費者受益,但是養殖戶今年好像虧了不少,估計每斤毛豬要虧2元左右。
消費多樣致需求下降
記者了解到,近期豬肉價格持續下降主要受這幾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受生豬產能上升的影響。近年來,生豬產能提升,供應量偏大,市場供應充足,導致生豬價格下降;二是天氣轉暖,生豬生長快,出欄量增加。三是居民飲食結構和偏好有所調整,從過去的以豬肉為主要肉類食物消費,慢慢轉變成為豬肉、其他畜禽肉和水產品的混合消費,對牛肉、羊肉和蔬菜的需求增加,降低了豬肉在居民日常需求中所占的比例。
近年來,市場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土豬、黑豬品牌,如禧福黑豬、壹號土豬、德盛和年豬、鄉村黑豬等,通過專賣店和會員等渠道走近消費者。隨著中國消費者對豬肉消費實現從有肉吃、吃飽肉到吃好肉、吃健康的過渡,在消費升級趨勢下,收入較高的群體對豬肉類產品價格敏感度降低,反而更關注食品安全與品牌,傾向于購買品牌豬肉。年豬價格增長10%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雖然普通豬肉的價格在下降,但是島城幾家高端豬肉的價格依然堅挺,價格均略有上漲。在鎮江北路一家農貿市場,一家沒有品牌的年豬肉普通白條28元一斤,排骨大約也是這個價格。
島城幾家品牌年豬價格基本都在每斤40-60元間。像禧福、壹號土豬、年豬生態、德盛和等品牌的豬肉大都來自平度和膠州,采用散養和圈養相結合的方式。每個基地基本上存在一個小型的生物鏈。基地種植的糧食和秸稈打碎喂豬,豬的排泄物經過發酵養地。由于年豬生長周期長,成本高,價格也比普通豬肉高出不少。
即便如此,記者發現年豬的銷售依然不錯。在浮山后埠西市場一家年豬專賣店,記者了解到由于每天宰殺的豬有限,量大的話還需要預訂。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