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大豆成本明顯提升,豆油現貨價格上漲,油廠力挺基差,期貨已高位震蕩1個月,基差由-60元/噸漲至20元/噸,漲幅達133%,加之國慶需求尚未完全結束,短期豆油價格將繼續高位震蕩。
本周初,國內沿海地區貿易商一級豆油報價:遼寧大連6000元/噸,天津6030元/噸,山東日照6020元/噸,廣州6140元/噸,廣西防城港6100元/噸。平均報價6058元/噸,比9月初上漲30元/噸,漲幅0.49%。而期貨豆油2001合約收盤價下跌36元/噸,跌幅0.59%,形成現貨上漲期貨下跌、基差擴大走勢。
進口大豆成本走高
據統計,8月船期、9月進口的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為3325元/噸,比8月份進口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上漲130元/噸,漲幅4%。截至上周五,9月船期、10月進口的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為3377元/噸,比9月份進口大豆均值上漲52元/噸,漲幅1.5%,周環比上漲10元/噸;而10月船期、11月進口的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為3429元/噸,周環比上漲5元/噸。
進口大豆成本穩步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統計期間升貼水上漲20美分/蒲式耳,漲幅20%;海運費上漲9.48美元/噸,漲幅22.3%;匯率貶值0.22,貶幅增加3.2%;美豆期貨11月合約下跌9.4美分/蒲式耳,跌幅1%。雖然美盤期貨小幅下跌,其他方面增加與之相互抵消且還有結余,致使進口大豆成本穩步走高。
基差走強尚未結束
基差從6月21日的低點-346元/噸上漲到上周四的20元/噸,上漲366元/噸,漲幅105.7%;同期期貨豆油2001合約收盤價上漲478元/噸,漲幅8.5%。長春地區現貨豆油上漲840元/噸,漲幅16%;華北現貨豆油上漲840元/噸,漲幅16%;華東上漲830元/噸,漲幅15.9%;華南上漲850元/噸,漲幅16.1%。各地區現貨漲幅明顯大于期貨漲幅,基差繼續擴大。
統計數據顯示,基差高點是2016年12月23日的744元/噸,低點是2019年6月20日的-346元/噸,平均值為544元/噸。目前基差僅為20元/噸,相對于平均值而言是“小巫見大巫”,基差上漲更多是震蕩上漲。
油粕比值震蕩上漲
期貨豆油2001合約除以豆粕2001合約,從5月31日的油粕比值低點1.91震蕩上漲至上周四的2.14,上漲0.23,漲幅12%。期貨2001合約豆油上漲426元/噸,漲幅7.5%;豆粕下跌102元/噸,跌幅3.4%。豆油上漲而豆粕下跌,比值擴大。
同期,現貨油粕比值從低點1.71震蕩上漲至上周四的1.96,上漲0.25,漲幅14.7%。
現貨豆油上漲750元/噸,漲幅14%;豆粕下跌20元/噸,跌幅0.63%。現貨豆油上漲而豆粕下跌,比值擴大。無論期貨和現貨比值,均呈現出豆油上漲、豆粕下跌格局。
由于短時間豆油漲幅過大,導致比值快速擴大。那么,豆油和豆粕相比,短期豆油有被高估的可能。解決辦法:一是豆油高位震蕩,豆粕上漲,比值縮小;二是豆油下跌,豆粕上漲,比值縮小;三是豆油漲幅小于豆粕,比值縮小。距離國慶節還有10天左右的時間,豆油高位震蕩的可能性較大。
豆油備貨漸行漸遠
豆油價格從8月9日至9月12日,圍繞著6180元/噸上下震蕩1個月左右,期貨價格變化不大,但油廠為應對未來進口大豆成本增加,繼續提高基差報價。眾所周知,豆油對壓榨利潤貢獻率較小,起不到決定性作用。按9月份進口大豆平均成本3325元/噸,對應上周四長春油廠豆粕3130元/噸、豆油6070元/噸,減去加工費120元/噸,短途運輸和裝卸費110元/噸,壓榨盈利為25.9元/噸。
而華東地區盈利13.1元/噸,華北地區盈利12.1元/噸。
隨著時間延伸,10月份進口大豆成本增加52元/噸,油廠將再次進入虧損境地。要想解決虧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豆粕價格,加之國慶期間華北油廠停產限產的可能性非常大,同時飼料廠和養殖場有在國慶節前備貨豆粕的需求,而豆油備貨已漸行漸遠。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