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6月國內棕櫚粕進口量68497.19噸,較2023年5月份增加11961.17萬噸,環比增幅21.16%;較去年同期增加31526.75噸,同比增幅85.28%。其中6月份進口均價為177.22美元/噸。截至2022年1-6月國內棕櫚粕進口累計612582.29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24896.2噸,增幅58.01%。
從進口國家來看,6月進口來源國分別為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其中印度尼西亞進口量為33472.64噸,占比為44.71%;馬來西亞進口量為41395.2噸,占比最大55.29%。
從進口省份來看,6月進口省份分別為上海、廣東、福建、天津和北京等。以上五個省市的進口數量占總進口數量的91%。其中上海進口量占比最大,進口量為29640.38噸,占比39.59%;其次廣東進口量為12314.77噸,占比16.45%;福建進口量為8548.35噸,占總進口數量的11.42%;天津進口量為10274.45噸,占總進口數量的13.72%;北京進口量為7350噸,占總進口數量的9.82%。
說到粕不得不說油,油粕格局互相影響。棕櫚油和大豆油、菜籽油并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國內進口棕櫚粕和進口棕櫚油進口來源國均以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為主,全球棕櫚粕產量穩步增長,據海外農業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棕櫚粕產量達1045萬噸,印度尼西亞占比2/3,中國棕櫚粕的年消費量在2022年已超100萬噸水平。棕櫚粕的蛋白質含量14.5%-19.6%,接近蛋白質飼料的要求,粗纖維含量較高,高達10%特別適合反芻動物,因其纖維含量高,適口性差,不適合喂養小豬雛雞。同樣能替代部分玉米(2717, 11.00, 0.41%),在飼養效果不變,但大幅降低飼料成本,在同行中提高競爭力,在玉米價格漲勢較兇猛的情況下,使用棕櫚粕替代部分玉米,是一種經濟實惠的飼料原料。
截止到7月28日,江蘇南通港東北二等散糧參考價格2850元/噸,廣東蛇口港東北二等散糧價格參考2870元/噸。受國際糧食供應或將吃緊影響,玉米期貨價格連續幾天呈現上漲的趨勢,內貿玉米價格也逐漸趨穩,國內玉米市場購銷較為清淡,下游飼企采購仍表現不積極,國內棕櫚粕價格較去年同期價格偏弱運行,市場買興欠佳,棕櫚粕缺乏利好提振,關注后期棕櫚粕到貨量和相關替代能否帶來利多影響。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