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際貿易有所回暖,國內經濟穩中向好。24日,記者從廣州海關獲悉,2017年,廣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9714.4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長13.7%,占同期全省外貿總值的14.3%。其中,出口5792.2億元,增長12.3%,占全省出口總值的13.7%;進口3922.2億元,增長16%,占全省進口總值的15.1%。
進出口穩增長的背后是,外貿新動能成為重要推動力。去年監管跨境電商進出口貨物2.2億票、總值2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36%,繼續穩居全國首位。國家級市場采購試點落戶花都,年內拉動廣州出口647億元。保稅融資租賃飛機進口23架,價值125億元,增長1.3倍。平行進口汽車到港量突破1萬輛,南沙汽車碼頭已成為全國第二大汽車平行進口口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貿研究中心主任陳萬靈認為,廣州利用千年商都的貿易基礎,發展外貿新動能、新業態,不僅帶動珠三角制造業轉型升級,還能實現對外貿易的改革創新,加快優質“廣貨”走向全球各地。
一般貿易、保稅物流進出口比重提升
廣州海關數據顯示,去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廣州市外貿進出口分別增長31.3%和30.3%,增速大幅領先于全國和全省。第三季度進出口整體同比下降,進入第四季度后,外貿形勢有所好轉,進出口重新恢復增長,但2.1%的增速與上半年相比明顯趨緩。
去年,廣州市一般貿易進出口4390.5億元,增長17%,占同期廣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5.2%,比重比2016年提升1.3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2738.3億元,微降0.7%,占28.2%,比2016年下降4.1個百分點;保稅物流進出口791.9億元,增長14.2%,占8.2%,比2016年提升0.1個百分點。
“加工貿易多指來料加工、來件加工等貿易方式,這是傳統外貿的主要組成部分,傳統外貿比重降低,一般貿易比重上升體現出外貿結構優化調整的良好趨勢。”陳萬靈說。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外貿數據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規模逼近外商投資企業。據海關統計,去年,廣州市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4141.5億元,增長4.6%,占廣州市進出口總值的42.6%,比重比2016年下降3.7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4053.3億元,規模與外商投資企業已相當接近,增長26.9%,占41.7%,比重比2016年提升4.3個百分點。同期,國有企業進出口1440.2億元,增長5.4%,占廣州市進出口總值的14.8%。
廣州海關分析,以目前增長勢頭,2018年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很可能將超越外商投資企業。
機電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
在出口產品方面,去年,廣州市出口機電產品2983億元,增長11.1%,占同期廣州市出口總值51.5%,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1037.5億元,增長8.9%;機械設備655億元,增長10.4%。高新技術產品(與機電產品有交叉)出口993.2億元,增長6.9%,占廣州出口總值的17.1%。傳統7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772.9億元,增長19.9%,占30.6%,除家具進出口增長8.3%以外,其余6類商品均實現2位數以上增長,其中鞋類和玩具出口增幅超過三成。
海關統計發現,去年廣州外貿進口以機電產品和農產品為主,整車、飛機進口實現大幅增長。去年,廣州市進口機電產品1720.6億元,增長17%,占同期廣州市進口總值的43.9%。細項商品中,進口汽車整車5963輛,增長14.2%,價值17.5億元,增長40.8%;進口飛機37架,比去年同期增加15架,價值161.6億元,增長1.3倍;進口渦輪發動機51臺,比去年同期增加2臺,價值35.4億元,增長29.6%。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