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當前商務領域最前沿、最活躍、最具影響的熱點之一,也令甌海這片熱土迸發出新的活力。
以鞋革、服裝、電器、眼鏡、汽摩配、鎖具、箱包、打火機等產業聞名海內外的甌海,擁有發展電子商務得天獨厚的優勢,原已發達的線下輕工業進軍網絡,為傳統產業轉型發展開辟了重要途徑。該區緊緊抓住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期,以時尚消費為切入點,積極打造“時尚電子商務之城”。
打造網絡經濟發展平臺
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甌海人在多個經濟領域創造過全國第一,全區現有各類經濟活動單位5.5萬余家,其中外貿企業490多家,產品銷售網絡遍及全球165個國家和地區。截止今年3月底,甌海區涉互聯網業務的企業約1150家,其中森馬集團2013年線上銷售達7億元,約占其全部銷售額9.6%。
企業“觸電”,還帶動了一大批個體經營主體從事網絡銷售。從天貓、淘寶、阿里等交易平臺數據顯示,甌海區范圍內開設的網店有9000余家,其中天貓店430家(占全市16%),從業人員超1.5萬人,其中銷售本地產品的約占70%。預計今年底前,還將有300多家企業新開電商業務。目前,阿里巴巴1688、淘寶、天貓、京東等平臺上,已涌現澳倫、尼斯尚品、七彩豬等多個鞋服旗艦店。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全區網絡零售額近30億元,占全社會零售額約20%,今年上半年該區網絡零售額已超過20億元,預計年增長在50%以上,全年將突破45億元。其中鞋革、服裝、眼鏡、食品等傳統產業均已涉足電商業務,相關的本地網絡交易類網站達18家,行業網站3個,網上市場3個。目前,該區已初步形成以金州電商城、國智電商產業園為主,站南服飾批發廣場、智德電商園區等專業化電商基地全面起步的格局。今年,兩個基地還榮獲“省電子商務10大產業基地”稱號。
甌海區網絡經濟盡管發展迅速,但起步晚、規模小,特別是當前亟需破解配套不足、人才緊缺等諸多困難與問題。如何從政策扶持、產業集聚、平臺推進、人才培育、銀企合作等多個方面推進,使電子商務的發展進入快車道,是該區當前重點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藍圖
該區今后將整合閑置用房、舊廠房等資源,吸引國內外電子商務企業和配套服務企業入駐,形成多功能、多業態為一體的網絡經濟集聚區。立足傳統特色產業,提升金州電商城、國智電商產業園等電子商務集聚區,創新商業模式,打造若干個電子商務總部樓宇。
鼓勵傳統特色專業市場發展電子商務平臺,培育地方特色優勢產業,支持傳統百貨、連鎖超市、專業市場等企業依托實體網點、貨源、配送等商業資源開展網絡零售業務,實現電子商務與專業行業、傳統市場深度融合。
加大電商發展的政策扶持,探索跨境電子商務新模式,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合作,鼓勵利用境內外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網絡經濟,提升產品在境外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附加值,確保網絡經濟銷售額占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跨境網絡經濟占外貿出口總額比重逐年提高。
發展現代物流產業
現狀
物流是電子商務的血脈,而在浙南縱橫交錯的交通網上,甌海區無疑占據樞紐的位置。
在該區境內,甌海大道貫穿東西,104國道、溫瑞大道、高桐公路貫通南北;金麗溫、甬臺溫高速公路以及金溫、溫福鐵路穿境而過;鄰近溫州機場、溫州港、金溫鐵路客運站等物流重要樞紐站;高鐵溫州南站擬打造動車、輕軌、交通、水上巴士“四站合一”的零換乘平臺;正在建設中的溫州潘橋國際物流基地,定位為溫州市區最大的陸上口岸型綜合物流基地,將會是浙南閩北的重要物流中心;建成后的菜鳥智能骨干網絡,將是全國最大的開放的社會化物流平臺,能實現全國任意地區的24小時送達。
藍圖
甌海區將充分發揮溫州動車南站的高鐵優勢,利用甌海大道、鐵海聯運快速道、市域鐵路S1線、金麗溫和繞城西南線等道路,推進潘橋國際物流基地建設,支持菜鳥智能骨干網項目建設,構建與網絡經濟相配套的方便、快捷、高效的智能物流服務體系,實現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四流合一”。支持網絡經濟骨干企業建設物流中心,推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與電子商務平臺合作,為網上交易提供快速高效的物流支撐。大力發展快遞物流,培育和引進一批信譽良好、服務優質、運作高效的快遞物流企業。支持城市社區建設網絡購物快遞投送場所,將快遞投送場所納入新建小區、商務樓宇規劃,解決快遞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構建覆蓋中心城區、逐漸延伸至農村的現代物流配送體系,進一步拓寬快遞服務輻射面。
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進萬村工程。通過在農村建立電子商務服務網點,助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今年計劃在全區建立300個電子商務進萬村網點,目前已經組織一期培訓,達成意向網點建設130個。
加強電商配套體系建設
現狀
今年,甌海區政府先后制定和出臺了《關于加快網絡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和《甌海區促進網絡經濟發展扶持辦法(試行)》。區里每年將投入不低于2000萬元進行專項扶持,重點支持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網絡經濟領軍企業、網商聯盟平臺、網絡經濟配套等項目建設和知名網絡經濟企業的引進。
以產業打造園區,以園區提升產業,推動產業集聚。在金州電商產業園和國智電商產業園順利開展的基礎上,該區還積極籌建溫州電子商務大廈、賣家匯電商產業園等風格各異的產業園;鼓勵和幫助企業利用原有外貿人才資源,探索跨境電商發展;鼓勵和幫助潘橋物流基地引進國內知名電商,設立綜合物流分揀中心;積極聯絡阿里巴巴集團,推動產業帶項目落戶該區。
今年以來,該區對接電商優質資源,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成功簽約阿里巴巴溫州產業帶,并舉辦“2014中國采購經理人峰會暨1688百億采購中國行溫州站”活動,達成意向采購訂單5個億;舉辦“第四屆黑馬大賽青年創業主題賽溫州選拔賽”,將“黑馬大賽”這一全國性賽事首次帶到了溫州;舉辦溫州首屆“創星杯”電商實戰特訓夏令營,強化了電商實戰人才培訓;大象城冠名“世界旅游小姐”浙江賽區的比賽,為將來開拓電商市場儲備模特資源;定期為入駐的商家開辦電商培訓課堂,助推時尚電子商務之城蓬勃發展。
學城聯動,不斷為電子商務的普及和提高輸送人才。全國首創“1+N+X”建園模式的溫州國家大學科技園落戶甌海,該園由政府牽頭,依托溫州大學、溫州醫學院等本地6所高校及國內外15家高校、科研院所,一園多區、多區聯動,孕育著溫州智庫。
藍圖
該區將加快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與引進,推動電子商務生態產業鏈建設,加快電子商務配套體系建設,促進全區電子商務產業可持續繁榮發展。依托現有園區產業優勢,在園區內打造集產品展示、人才培訓、倉儲物流、攝影美工、金融支撐等為一體的電商產業鏈,實現線上銷售和線下集聚無縫對接。健全網店設計、倉儲管理、網絡推廣、產品攝影、客服培訓等電商配套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網絡經濟發展環境和生態產業鏈。
同時,開展網絡經濟知識培訓、職業化培訓,加強網絡經濟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為網絡經濟提供人才支撐。引進宣傳、策劃、推廣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和技術服務企業,加強甌海產品網絡形象設計和宣傳,不斷擴大示范效應。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